专业提供防窃听、防偷拍、防定位跟踪检测服务、君安思危您身边的反窃听防偷拍私人顾问!
法律专栏

服务热线18980089290

法律法规

首页 > 法律专栏 > 法律法规

君安思危普法:企业通报员工摸鱼侵犯个人隐私吗

发布时间:2021-11-18 作者:反窃听公司 点击:

  11月16日,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内部文件《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引发网友热议,这份通报文件通报批评了11位员工在办公区域从事与上班无关之事。17日,国美控股发布声明称,处罚通报在内部公示前已与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其均承认自身行为明显违反员工行为规范。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国美通报:公示前已和员工确认,将追责外泄者

  国美11月17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国美控股集团关于内部处罚通报的声明》:

  针对此前国美通报批评员工上班摸鱼一事,国美控股发布声明称,处罚通报在内部公示前已与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其均承认自身行为明显违反员工行为规范,并在处罚通报确认单上签字,另外集团高度关注内部通报违规外泄情况将按公司保密规定予以追责。同时,国美对于工作中的“摸鱼”“躺平” 苗头保持警觉、防微杜渐。

  国美通报员工上班“摸鱼”引发争议

  11月16日,网上流传出一份来自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内部文件《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

  文件显示,在8月30日-9月30日期间,国美总部针对非工作流量信息进行统计排查后,发现部分员工在工作区域内占用公司公共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如: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等。

  记者注意到,国美员工上班期间看视频“腾讯视频”最多,其次是“抖音。听歌软件则是QQ音乐,网易云音乐,一位被通报员工使用网易云音乐消耗了22.5G流量。

  不过目前这个管理制度或暂时只在国美总部(北京)执行,有国美华南区员工表示,暂时还没收到相关通知。

君安思危普法:企业通报员工摸鱼侵犯个人隐私吗

  国美回应:此事属实

  17日,国美控股集团公关总监张川石对此做出回应,该图为内部文件意外泄露,通报仅对涉及员工实名批评,并无其他实质影响。

  张川石表示,集团不提倡员工无效加班,但鼓励员工劳逸结合,被通报的员工存在“过度摸鱼划水”行为。经内部测算,使用800M流量可看视频约1小时,而被通报的员工使用流量均在10G以上。

  此前,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国美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提到,“每一个员工在进入公司的时候都有一份员工手册,(公司)会组织员工学习相关考勤及休息时间等规章制度。我们的午休时间是12:00-13:00,有的员工看视频就用了22G,实际核算下来,可能累计看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视频,任何一家公司的午休时间应该都没有那么长。”该负责人说。

  另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有员工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午休看了视频后忘关后台,这种情况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有一些员工的情况说得通、合理的,HR那边都会做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且,像视频部门开抖音的时间一定很长,这种我们也不可能去做通报。”

  公司监控员工上网,在技术上怎么做到?

  国美这一通报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甚至将#国美通报批评员工上班摸鱼#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有网友认为公司做法欠妥:上班可以不摸鱼,但下班请别来打搅我。有网友对处罚表示认同:企业按规章制度处罚很正常。

  还有部分网友关注的焦点在于:公司的监控软件竟然能把流量数据都记录得如此清晰,IT技术让人细思极恐。公司这样做是否侵犯了员工的隐私?

  “这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使用公司网络和设备时,基本没有隐私可言。很多人应该有印象,去年某大厂出了个舆论事件,有员工在论坛上匿名发声,很快被公司调查出来了。”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表示。

  杭州两家国企技术部负责人在采访中一致提到了“行为管理设备/系统”。总的来说,在技术层面,监控员工上网行为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某大型国企IT管理部门负责办公网络搭建的工程师对快报记者表示,理论上,公司不太可能通过运营商获取员工的手机流量使用数据,除非号码是注册在公司名下的。所以这个情况,大概率是员工用了公司内网流量,相当于蹭了公司无线wifi。

  该工程师解释,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类为两种方式。“如果是一家小公司,直接可以从公司的无线路由器上追查到对应设备登陆的页面,这一点不难,很多家庭无线路由器上也能做到。”

  “对于大公司来说,则会有一套行为管理系统。员工在上网认证时,会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这个认证账号的所有终端,包括手机、电脑或者Pad,这些终端访问了哪些网站、使用了哪些软件,在后台都能看出来。但具体到聊天信息这个是看不到的。”上述工程师说。

  另一家国企的技术处负责人表示,“理论上,员工打开了哪些软件,运行了哪些程序,甚至在论坛上发了哪些内容,我们都看得到。形象地说,上网相当于发送了一个请求,这些请求是能被我们侦测到的,通过截获这个流量,可以分析员工的上网活动。当然,我们不会主动去拆封这些信息,只是留存,方便出现问题后的回查。”

  “另外,如果公司不想让员工访问一些网站,是可以直接封端口的。比如公司规定只能用QQ,不能用微信,后台可以把微信端口封掉,那么员工就登不上微信了。”上述负责人补充道。

  公司做法是否合理?是否侵犯员工隐私?

  某知名招聘网站华东区域经理接受采访时提到,公司做法可能欠妥。“员工在工作时间从事娱乐行为,肯定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但事件从原本的内部通报上升成为舆论议题,说明公司在后续处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95后、00后员工,很重视自我尊重感,如果公司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沟通,很影响双方的信任感。”

  知乎上有495万人热议该事件。一位认证为HR的答主“菲凡”提到,公司公开曝光姓名和流量的方式违反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公示程序,这种方式打的是国美管理层的脸。“这种事情完全可以私下处理,发现后出警告信,领导谈话,处理完毕。通报的意思是杀鸡儆猴,搞的内部人心惶惶。”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上述事件中,反映连接公用网络的用户使用何种软件以及相应流量的信息理应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非经过用户的授权,不得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即使是公司内部的通报,也存在着泄露员工个人隐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有上千员工的企业,同样属于侵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只有企业与员工的双方努力,才能推动企业总体利益的增加,“不能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分离,将二者利益视为‘零和博弈’”。因此,企业必须把握与员工利益的平衡点,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员工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与价值。